用户名:   密码: 忘记密码 免费注册 修改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在粤冀商 >> 冀商文化
 在粤冀商
 
冀商文化
企业动态
天下冀商
 
 
 
  冀商文化
 

全国老字号几多河北造

“义利相通”,这一经商的至理名言,被无数冀商参透并恪守。东来顺、全聚德、内联升、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都曾经浸透了冀商的智慧和汗水,而更多的历史上曾经盛极一时的老字号,因为时代的变迁、行政区划的沿革或者战乱的侵扰,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老字号这种“草根命运”,正如冀商这个悲情群体一样,正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消逝,但他们开创的商道、留下的工艺和“秘方”,仍然在影响着我们
丁德山:担着粥摊创东来顺
闻名中外的东来顺的创始人叫丁德山,字子清,系河北沧州人氏,早年是往城里送黄土的苦力。东安市场的前身是皇宫的马场,满清时,皇上上朝,文武百官都要由午门进殿,可又不能骑马、坐轿进宫。老东安市场的前身就是武官下马后存马的地方,后来逐渐形成了简易的交易市场,人来马往,热闹非凡。丁德山看准了这块风水宝地,把干苦力攒下的积蓄,全部投入到了东安市场北门,搭了一个棚子,挂上“东来顺粥摊”的牌子,摆起了一个专卖玉米面贴饼子、小米粥的小摊,专门招待以车夫、马夫为主的百姓,生意还挺红火。
东安市场这个马场当时是由一个叫魏延的太监主管,他挺爱吃粥摊的抻面,经常光顾丁德山的粥摊。丁德山也特别有眼力见儿,每次魏延来,他都周到地招待、奉承,博得了老太监的欢心。1912年,东安市场失火,粥棚也被焚,正是这名魏太监出面张罗,并拿出了若干银两,帮助丁德山重建了三间瓦房,起字号为“东来顺羊肉馆”,后来又把“涮羊肉”引进了店堂。
丁德山把涮羊肉这一风味引进店铺,又经过细心琢磨,涮羊肉肉嫩、味美,主要仗着选料精、加工细、佐料全。同时,丁德山对佐料也进行了实验、改革,摸索出了勾兑手法:以芝麻酱、酱油为主,酱豆腐、韭菜花为辅,虾油、料酒少许,辣椒油自由,形成了咸、辣、卤、糟、鲜的独特风味,东来顺由此而名噪京城。“东来顺羊肉馆”不仅成了寻常百姓常去的场所,就连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也经常出入,前来品尝涮羊肉的特色风味。“东来顺羊肉馆”后更名为东来顺饭庄。
商道
不弃粥摊
发达的丁德山并没有因有了名气而摆起架子,除了涮羊肉外,还继续经营着粥摊的生意。他主要有三个目的:一,保留粥摊可以使车夫、马夫、苦力人常来,可别小看这些人,他们都是活广告,把他们招待好了,他们到处跑,到处做宣传,并主动把主顾送到东来顺;二,保留粥摊东来顺饭庄的下脚料就有了去处,什么鸡、鸭骨头架子、肉头、筋头等,都能再卖一次钱,降低了成本;三,留下粥摊,作为发迹的起点,可以激励后人别忘了创业的艰辛。
杨寿山日日精进打造“全聚德”
前门外大街路东的全聚德烤鸭店,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的一家老店,原本是个既卖猪肉、烤小猪,又卖鸡鸭的小店。由于店主人杨寿山和其继承人富于革新精神,他们从烤小猪到试烤鸭子成功,从而为饮食业开辟了一条新路,丰富了人民生活。
全聚德的创办人杨寿山,是河北省冀县(今冀州市)杨家寨人,家中几口人种着几亩薄田。清咸丰初年,家乡闹灾荒,家中贫困无法生活,杨寿山同乡亲离开父母来到北京。他到北京后,就住在前外兴隆街宏福寺庙中。后在乡亲的帮助下,凑了点钱,做小买卖糊口度日。杨寿山聪明肯干,做了几个小买卖,他发现卖鸡鸭的生意好做,顾客多,钱好赚,又做起了卖鸡鸭的买卖。买来活鸡鸭,宰了,褪了毛,开了膛,除去五腑,在前外大街摆摊销售。由于杨寿山的鸡鸭拾掇得干净,价钱便宜,顾客很多。杨寿山干了几年卖鸡鸭的生意,买卖很兴旺,攒了几个钱。
清同治三年(1864年),前外肉市一家店铺倒闭,杨寿山托人说合,把这家店铺的铺底买了过来,开办了一个小猪肉铺,取名全聚德。为什么取名全聚德呢?因为杨寿山的字叫全仁。“仁”和“德”是联在一起的,有仁就应有德,而且更要多聚仁德,所以取名全聚德。杨寿山这个人脑子灵活,他琢磨这种挂炉能烤小猪,为什么不能烤鸭子呢?全家坊是焖炉烤鸭,我来个挂炉烤鸭。经过杨寿山同伙友的多次试验,挂炉烤鸭终于成功。
杨寿山死后,他的儿子杨庆长等弟兄三个继续经营全聚德。在他们经营下,全聚德又有新的发展。他们在天津南市开了一号全聚德分号,并受到天津人的欢迎,生意十分兴隆。从此,全聚德烤鸭誉满京津。
河北人创出天津“三绝”
■狗不理包子险些失传
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一个小名叫狗不理(大号高贵友)的直隶人,在天津城开了一家“德聚号”包子铺。此人心灵手巧,做的包子又好吃、又好看,为有别于其他包子,人们往往在称他做的包子时加上他的小名―――狗不理包子。清朝末年,袁世凯在天津练兵时,曾把这包子作为贡品请慈禧太后品尝,太后“金口玉言”,连声说好,“狗不理”的名气就更大了。
在狗不理包子的食谱上这样写道:馅用猪膀肘上的瘦肉,再加上酱油、香油、葱姜末等作料和高汤搅拌而成;面用半发面,从揉面、揪剂子、擀皮、装馅、掐包、上屉、上大灶,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掐出来的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的褶不少于16个。但是,这样的美味也险些失传。解放前夕,由于市场萧条,“狗不理”倒闭。1956年,为发掘和保护民族传统食品,请出“狗不理”的老厨师重操旧业,天津这个“绝活”有幸保存到今天
■耳朵眼炸糕顺水推舟
在天津城的北门外有一条曲里拐弯的小胡同,因胡同特别窄,被人称作耳朵眼胡同。后来,天津炸糕钻进了“耳朵眼”,这里随之名声大振。
据天津有关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叫刘万春的外地人(后考证为河北人),在天津街头支起炉灶卖炸糕。他制作炸糕特别讲究:选用上等黏黄米经水磨后发酵,又选上等红小豆煮烂去皮,加上红糖汁炒制成馅。加工时还要用三口油锅,先文火炸,而后又放入另一口锅里大火炸,最后再放入香油锅里炸一下。那刚出锅的炸糕,色泽金黄、口感柔软酥脆,馅香甜不腻,在众多的炸糕中独树一帜,其生意也越做越红火,刘万春也因而小有积蓄,就在天津北门外一条耳朵眼胡同里开了一间炸糕铺,取名为“增盛成”。
“增盛成”的炸糕生意越做越兴旺,喜食这一口的人也越来越多。慢慢地,“增盛成”炸糕不仅在天津叫响,还传到了北京城。不过人们提起这种美味炸糕,总说是耳朵眼炸糕,极少提“增盛成”的店号。店老板索性顺水推舟,将店名改为“耳朵眼炸糕店”。
■十八街麻花名正言顺
70多年前,天津麻花店经营的麻花几乎是千篇一律。用两三根白条拧在一起不捏头叫“绳子头”,两根白条加一根麻条拧在一起叫“花里虎”,两三根麻条拧成叫“麻轴”。而那时炸出的麻花虽脆香,但艮硬。后来十八街(今大沽南路)出了一种香气扑鼻,既酥又脆,且不艮的好麻花。到底是谁最早琢磨出这个“绝活”,说法不一,但都与十八街有关。
据考证,十八街麻花的创始人是河北大厂的范贵才、范贵林两兄弟。他兄弟俩当初在十八街各开了一间麻花店,为了不让麻花发艮,他们想出了许多点子,使得所制麻花名声越叫越响。
赵廷:写就“内联升”鞋里商旅
内联升是赵廷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创办的。前店后厂自产自销。赵廷是直隶武清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在东四牌楼一家靴鞋店学徒,学得一手好活计。他出师后,得到当时清朝官员丁将军的帮助,筹资白银万两,在东交民巷开办了内联升靴鞋店,取名内联升,内指“大内”,联升意即穿了这里的靴子就可联升三级
内联升开业后,生意很是兴隆。文官武将,大小官员,到内联升订做、购买朝靴的人络绎不绝。内联升的朝靴选料真实,做工考究,舒适美观。当时的缎子以南京生产的黑贡缎质量最好,厚黑亮泽,经久不起毛,不过售价很昂贵。但内联升不怕多花钱,专门从南京进黑贡缎。内联升制作的朝靴底厚达32层,但厚而不重;黑缎鞋面质地厚实,色泽黑亮。沾了尘土,用大绒鞋擦轻轻刷打,就又干净又闪亮。这样的朝靴穿着舒适、轻巧、走路无声,既稳重又气派。内联升每订做一双朝靴,都是量尺寸,试穿样子,到顾客穿着随脚舒适满意为止。连宣统皇帝在太和殿登基时穿的龙靴,都是内联升做好后送到内务府的。
“老头乐”是内联升另一种著名的传统产品,它是老年人冬季喜欢穿的棉鞋,又暖和,又结实,而且穿脱方便,所以称“老头乐”。又因为在鞋帮上有用手工扎出的云头花纹,也叫“大云棉鞋”。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内联升店铺全部毁于战火。民国元年(1912年),赵廷气愤而死。其子赵云书接手营业,把店铺迁至前门外廊房头条。
京都第一家照相馆
北京正阳门东南的大北照相馆1922年创立,是北京开业最早的照相馆。大北的创业人赵雁臣的经营之道是重照片质量,投顾客所好(现在叫人性化服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特火,大北收买了一批旧戏装,让顾客免费扮成青衣、老生、小生、花脸留影,后来又增加了结婚照,广受百姓欢迎。
铁百万与“德源兴”
铁广善,字宝廷,河北大厂人大马庄村人。铁广善经商以字代名,但宝廷却以“百万”所代。因其经营玉器,独具慧眼,遂有“铁百万”之称,
从明朝嘉靖年代至新中国成立三百年间,北京前门大街廊房二条这处于繁华闹市的胡同以经营珠宝闻名京城,约有百家店铺,基本上全是回族商人经营。从民国初期到北京解放,廊房二条最有实力的玉器珠宝店当属“德源兴”珠宝店,东家正是铁宝廷―――“铁百万”。
关于我们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版权所有 广东省河北商会 Copyright @ 2008 gdhbsh.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办公室电话/传真:020-86379788   商会邮箱:gdhbshmsc@126.com   联系人:王小姐18802002949
商会秘书长:孙志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203号河北大厦302室  邮编:510405  粤ICP备140167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