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冀东版记者 闫漪 文/图 1976年大地震发生时,唐山网友“山基”刚刚11岁,他当年生活的小村落虽然没有发生房倒屋塌的惨状,但大地震仍给他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正是这样的经历和记忆,从1997年开始,“山基”钟情于收藏各种与唐山大地震有关的物件,十几年时间,已经达到了近两千件。“山基”说,他希望在2016年唐山大地震40周年的时候,能够办一个有关记录唐山大地震影像、文字和实物等的展览,希望这些东西能够为后人研究地震文化,甚至去挖掘和不断深化起到重要作用。
大地震留下刻骨铭心记忆 1976年大地震发生时,“山基”11岁,生活在滦县一个靠近山脚的小村落。 “地震时,父亲叫起了睡着的我,我赶上了地动山摇的一个尾巴,但也着实很恐怖。”网友“山基”说,由于自己所在村在山脚下,地基比较硬,全村只有个别草房倒塌,全村人安然无恙,而距他们的村庄不足两公里的一个村落却伤亡惨重。 “山基”说,当年他的一个在市区居住的叔伯哥哥带着一家人到老家探亲,7月26日返回唐山,媳妇和一个孩子则留在了村里没有走,地震发生,在当年矿院居住的这个叔伯哥哥震亡。“我们村里还有一个在市里上班的人,地震发生后,家里人跑到市里找到了他,我当时看了一眼,一辈子都记得。”网友“山基”说,虽然没有亲眼见证地震的惨烈,但通过这个人受伤的程度已经可以想像大地震的惨烈。也因此,1976年的大地震埋藏在了“山基”幼小心灵的深处。
近两千物件诉说那场天灾 1997年,一次到古玩市场闲逛时,“山基”偶遇一件1977年的“开滦马家沟矿抗震救灾瓷茶杯”。“卖家要价600元,要如此高的价格原因是唐山大地震是震惊世界的一场灾难,遗留下来的这些物件很珍贵。”“山基”说,虽然当时自己并没有买这个茶杯,但却给自己的地震情结一个不小的触动,也激发了他个人收藏有关地震物件的热情。 “山基”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收藏的第一件地震物件是什么,但到今天,他已经收藏了与唐山大地震有关联的各种物件近两千件:唐山地区抗震指挥部纠察队袖章、1977年5月份在河南省体育馆举行的郑州首届唐山截瘫伤员运动会入场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代表会议入场券、全国各地援助唐山灾区的支唐饭票,以及与唐山有关的震后废墟场面、军民团结救援场面、盖简易房、各地支援的场面等各种影像资料。记者看到,这些泛黄甚至有些已经破损的各种资料似乎在38年之后依然诉说着当年的那场天灾,以及唐山乃至全国人民面对灾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决心、乐观豁达的态度。
希望办一个地震文化展览 “唐山大地震很惨烈,所以很多东西能保留下来很是不容易,而这些无论是影像还是实物,都浓缩着唐山大地震的那段历史,也许百年之后,那些没有经历大地震的唐山后辈们可以通过这些物件来了解那场惨绝人寰的地震灾难,并体会其中的地震文化和隐含的地震精神,体会先辈留下的精神财富,并将地震文化形成体系继续传递下去,用他们的方式继续去表现、挖掘和不断深化。”网友“山基”说。时间流淌得很快,唐山大地震也将迎来第40个年头。“山基”说,他希望自己能够在抗震40周年的时候办一个地震文化展览,将自己收藏的这些地震物件展示给大家,让它们去诉说当年。 |